新闻中心

努力打造中国绿色、营养、快捷大米食品研发生产龙头企业

为龙江大粮仓迈向大厨房做出贡献。

技术创新助力特殊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2019-07-18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研究讨论特殊食品领域面临的机遇、责任与挑战,深化特殊食品政策制度的认知与理解,对促进我国特殊食品产业发展、公众健康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国家在吃的问题上,应该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解决了13.7亿人吃得饱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吃得好的问题,现在正在解决吃得健康的问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给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找准了定位,设定了目标,并赋予了新的责任。就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而言,粮食安全是基础,食品安全是保障,食品的健康与营养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实现目标的征程中,作为适用于老、幼、病、患人群的特殊食品,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殊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属性,但针对特殊人群,则具有特殊用途。其原料主要取自天然动植物或微生物,采用加工技术生产,能够提供全部或必要营养支持,能够起到调节人体机能、有益人体健康的作用。换句话说,健康食品形似普通食品,但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婴幼儿食用,有助于获得全部营养;健康亚健康人群食用,具有养生保健作用;患者食用,具有医疗辅助作用。因此,特殊食品在我们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在推动食品企业健康转型,助力特殊食品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坚守安全的底线。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食品产业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的整体形势已趋稳向好,但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仍不容小觑。尤其是特殊食品关系到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必须格外重视,须臾不能放松。这需要监管部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对未来我国特殊食品产业发展,笔者提出四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明确科学技术是保障特殊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尽快构建国家特殊食品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综观我国特殊食品产业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始终影响着产业发展的质量、规模、速度等。因此,提高我国特殊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和研发的能力及水平是一个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的课题。作为新兴朝阳产业,技术创新是保障特殊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家可以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公益性科研院所向企业化方向转制,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特殊食品技术开发体系。

 

  二是建立科学稳定的管理政策。由于特殊食品直接作用于人体并与健康、生命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严格的安全性管制是公众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从产业发展的要求看,重点是要提高管制政策的协调性、稳定性和确定性,减少或避免政策制度调整频繁、衔接不当的现象。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管理重点就是做好产业政策、标准政策、监管政策的配合与衔接,发挥政策的整合效应,既提高特殊食品的安全性,又促进我国特殊食品产业健康、科学、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我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食材资源,有食疗食补养生的传统文化,市场需求也很大,完全可以开发出许多附加值高的健康产品。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传承和弘扬我国药食同源的饮食养生文化,融汇现代医学营养学理论,吸纳先进健康食品生产技术,打造更多具有我国饮食文化特色、人民群众欢迎的特殊食品。

 

  四是加强特殊食品科普宣传教育,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由于特殊食品的特殊属性,消费者在选择中面临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也让不法商人有机可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包括监管部门、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应利用掌握的信息和宣传渠道,向公众普及特殊食品相关知识。这对特殊食品消费和产业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例如通过编制教育材料,向消费者介绍营养知识、功能成分的作用等,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选择适合的保健食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