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努力打造中国绿色、营养、快捷大米食品研发生产龙头企业

为龙江大粮仓迈向大厨房做出贡献。

南京大米如何擦亮品牌
2022-07-26



南京大米遭“两面夹击”


南京粮食集团副总经理张荣广介绍,目前南京市面上,苏北大米占市场50%,东北大米约为40%,南京本地大米只有10%左右份额。“大米加工生产简单,门槛低,粮源也比较杂。”张荣广说。 


面对纷乱的大米市场,品牌就成了市民选择最重要的参考。然而事实上,大米品牌的构成也十分复杂,像金龙鱼、福临门和华润五丰这样的超市销售冠军,主打企业品牌,这些品牌在全国各地都有加工厂,包装当地大米进行销售;而兴化大米、射阳大米、五常大米等,主打地方品牌,由于知名度高,销售情况也很好;还有如日本“越光米”、泰国“茉莉香米”等,这些是品种品牌,主要针对高端市场。 


南京虽然不是粮食主产区,但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不小,常年稳定在127万亩左右。张荣广表示,南京大米的市场竞争力不高,主要是因为品牌众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还有不少南京本地大米流入外地加工厂,让别人贴牌销售。”张荣广说。 


 “南粳46”品质超“越光” 


南京大米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很多圈内人士感到可惜。其实,南京市拥有全国最优质的稻米品种之一——“南粳46”,其他如“南粳5055”“南粳9108”等,皆是品质好又高产的品种。“市面上销售的苏北大米,很多都是南粳系列。”一位圈内人士说。 


提起优质大米,人们总是会想到日本“越光”大米。2007年,日本“越光”大米高调登陆中国,每公斤售价高达99元,这一价格在当时是国内普通大米的20倍,引发市场哗然,由此,“越光”米在中国名声大噪。 


实际上,相比日本“越光”,“南粳46”的品质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是在2007年,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才林,通过将日本大米品种“乳玉王妃”与江苏省内品种杂交,育成“南粳46”,口感已超过了日本“越光”。王才林介绍,“乳玉王妃”其实也是“越光”的后代,“南粳46”在保留“越光”优良口感的基础上,还提升了产量,更加适宜在国内种植。通常情况下,“越光”的亩产量只有800斤左右,而“南粳46”可达到1200斤。 


2016年,王才林带着“南粳46”到日本参加比赛,其综合评分超过“越光”,获得最优秀奖。又好吃又高产的品种,让日本专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品质虽好,但“南粳46”的品牌建设之路却没有跟上,“在江苏地区,‘南粳46’还算小有名气,但出了省几乎无人知晓。”王才林表示。近几年,以“南粳46”作为水稻品种种植的大米在国内和省内屡屡获奖,但各加工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都是用自家品牌参赛,各自为战,浪费了宣传南京大米的大好机会。 


三步走打造“南京好大米” 


如何打造“南京好大米”?创设区域公用品牌是大方向。“要搞区域公用品牌,首先政府要搭建好平台;其次行业协会要牵好头;最后各经营主体要积极参与。”江苏省品牌农业协会副主任牛宜生认为,南京在这些方面都有好的基础,有利于品牌的打造。 


在牛宜生看来,打造品牌要分三步走。首先要做好规划方案,核心内容是瞄准哪一块市场?高端还是中端,要测算好。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建立品质体系和安全体系,从水稻种子的购买和种植,大米的加工生产和销售等所有环节,都要统一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一致性。最后一步是宣传推广。牛宜生说,南粳系列品种的特点是软、香、糯、白,很符合鱼米之乡特色,这就需要品牌策划人员多动脑筋,从产品包装、商标LOGO、宣传口号上去体现南京大米的文化内涵。